????日前,在織金縣熊家場鎮石馬村竹蓀大棚,只見朵朵破殼而出的竹蓀,像穿著蕾絲白裙的公主正翩翩起舞。工人小心翼翼地將這些“白裙公主”一朵一朵采摘下來,放到庫房里。
????“竹蓀是我們織金的特產,市場前景好。為了它,我先后兩次創業?!?4歲的竹蓀大棚負責人曹永其說。
????2015年,常年在外地做裝修工作的曹永其回到老家,在自家屋后開墾出2畝地種植竹蓀,開始了第一次創業。
????“首先要育種,讓菌種在合適的溫度下生長。其次,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和覆蓋營養液,這是一個細致的技術活?!睘榱诉@次創業,曹永其多次參加培訓,學了不少技術。
????然而這第一次創業,卻因為一場意外而化為灰燼。
????“有人放鞭炮,不小心引燃了覆蓋在竹蓀大棚上的干草,把竹蓀都燒沒了?!被叵肽菆鲲w來橫禍,曹永其依舊心酸。
????大棚被燒毀后,曹永其再度外出務工。一次偶然機會,他聽說織金縣對竹蓀產業的扶持力度很大,重操舊業的想法促使他再次回鄉創業。
????有了前面的經驗,曹永其這次格外小心。他幾乎每天吃住都在大棚里,精心管護這些“寶貝”,生怕有任何閃失。
????除了在種植、管護工作上盡心盡力外,曹永其也積極想辦法拓寬銷路?!霸阡N售上,我們‘干濕分離’。根據市場需求,干的竹蓀主要銷往廣東、福建等沿海地區,新鮮的主要銷往貴陽、成都、昆明等地?!辈苡榔湔f。
????靠著努力,曹永其第二次創業之路逐漸有了起色,收入不斷增加。在這個過程中,曹永其也帶動了村民增收。
????每到竹蓀種植、管護、收獲時節,當地就有30多位村民到曹永其的竹蓀大棚務工,每人每天可獲120元左右的收入。
????下一步,曹永其計劃再流轉一些閑置土地,擴大竹蓀種植規模,帶動更多村民致富。(記者 陳芳)